2017年11月23日-11月25日,由我校和中科院信工所主办,桂林理工大学承办与YOCSEF桂林协办的第四届密码与安全前瞻性论坛顺利召开。
密码与安全前瞻性论坛由我校和中科院信工所联合发起,每年举行一届,旨在讨论密码和信息安全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学术问题。本届论坛由我校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曹珍富教授、中科院信工所王明生研究员和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程小辉教授担任主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所共20余个单位、8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齐聚桂林理工大学,开展了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近年来有突出成果的18位专家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与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由桂林理工大学程小辉教授主持。程教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并代表组委会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我校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密码与网络安全系主任曹珍富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近年来密码与安全领域各类会议林立,已形成高原态势。而三年前我们发起的前瞻性论坛定位是高原上的高峰,本论坛的所有报告人都是近年来活跃在本领域前沿并取得重要成果者,全部由大会主席和两方发起单位邀请参加。”同时,他进一步强调了举办密码与安全前瞻性论坛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交流和自由讨论,在多方面产生新看法,形成新趋势。中科院信工所王明生研究员代表中科院信工所在开幕式上致辞。
24日和25日两天共安排了18个报告,内容涉及密码与安全的方方面面。我校曹珍富教授、张磊研究员和周俊副教授被邀请在论坛上作了报告。
曹珍富教授做了题为“公钥密码四十一年——因应用驱动而发展”的报告,介绍了公钥密码学四十一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成就:公钥密码思想提出者Diffie和Hellman、构建公钥密码方案者Rivest,Shamir和Adleman,以及可证明安全的开创者Goldwasser和Micali获得了不同年度的图灵奖。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公钥密码四十一年来因应用驱动而发展的历程,提出了面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各类密码学研究课题及思路。
张磊研究员做了题为“车载网中基于非对称群密钥协商的密码混淆区(CMIX)”的报告,介绍了一个新的密码学工具:一次安全的基于身份的非对称群密钥协商,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CMIX。该方法首次实现了不依赖于完全可信第三方的CMIX,并解决了密钥更新代价大的问题。
周俊副教授做了题为“基于云的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该领域存在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自己所在团队提出的一个适用于物联网节点资源受限特性的、不依赖公钥全同态加密技术的轻量化隐私保护外包计算一般性构造,同时给出了其在安全外包模式匹配中的一个实例。
除了我校的三个报告,还有上海交通大学朱浩瑾教授、郁昱研究员,复旦大学杨珉教授(青年973首席)、韩伟力教授,中科院信工所张锐研究员(百人计划)、广州大学唐春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福泰教授、河海大学李继国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游林教授、中国网安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文政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周宇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程民权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琼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丁勇教授、山东大学宋祥福博士分别做了大会报告。中科院信工所操晓春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李洪伟教授和军方51所季青光主任等参加了论坛。
我校曹珍富教授在闭幕式上讲话,系统总结了论坛上18个报告所涉及的方向、内容和未来的研究问题,同时对主办方和所有大会报告人表示了感谢,最后曹教授宣布本届密码与安全前瞻性论坛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