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24级全日制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卓越工程师培养)
发布时间:2024-11-20 浏览量:15

一、专业简介、办学指导思想及(或)基本思路

1. 专业简介

由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与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微电子”)合作,依托软件工程与光学两大学科,以光刻机关键技术和基础软件为重点方向,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发展前沿和关键领域,全面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对接,着力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批人才培养创新成果。结合我国IT发展的实际需求,以中科院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师资团队为依托,将软件工程与大规模集成电路、EDA 软件、光刻机等国家和地方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相结合,发挥组织科研优势,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创新科研模式与组织形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推动光刻机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

2. 办学指导思想及(或)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聚焦光刻机研制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支撑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上海集成电路装备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研究生(以下简称“专项研究生”)培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产业链安全,培养和储备一批政治坚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强烈责任担当,具备多学科背景知识、扎实专业素养,具有较强工程技术创新创造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国际视野宽阔,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高水平基础创新人才和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理论,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使命;

(二)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技术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在软件工程领域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设计、实施、研发、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国际化视野,成为国家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软件工程领域的相关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五)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和方式

依托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攻关关键科学问题,强调技术成果转化,确立了从产业需求到科学问题,到原型系统,再回到产业需求的螺旋式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强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

(一)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 (含休学)为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二)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环节按照“1+2”方式安排,原则上第1年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第2年起在企业专业实践,并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发和技术攻关,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三)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可采取依托在研合作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需求项目或者企业自研项目等方式开展联合培养。

(1)在研合作科研项目:企业与学校已联合申报并立项的重大工程技术项目;

(2)“揭榜挂帅”需求项目:学院组织导师对接企业发布的工程技术项目需求;

(3)企业自研项目:企业正在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装备工程、重大基础研究等项目,以及企业自主立项的重点工程或者科研项目等。

(四)双导师(组)制

实行学校与企业双导师(组)制。邀请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全程深入参与课程教学与学生指导,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专项研究生,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课程学习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导师定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专业实践和项目研究以企业导师指导为主,校内导师定期了解情况,可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企业导师全程深度参与论文指导。专项研究生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工程开发和应用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根据导师(组)的安排,专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撰写可在企业完成,由双导师(组)共同指导。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以及相关的工作成果。学位论文须通过评审及答辩。


四、领域(方向、项目)

(一)软件科学与技术:1. 高可信计算方法与技术;2. 可信智能软件设计;3. 量子计算。

(二)嵌入式软件与智能系统:1. 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2. 智能物联网软件;3. 智能机器人。

(三)密码与网络安全:1. 密码分析与设计;2. 软件安全技术;3. 区块链技术。

(四)智能数据处理:1. 机器学习;2.云计算;3. 并行分布式处理。

(五)光刻机关键技术和基础软件:1.光刻机理论与技术;2.光刻机自动化软件;3.实时嵌入式软件与系统。


五、培养环节与学分要求

研究生在培养环节审核前应完成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6学分,公共通识课4学分,学位基础课3学分,专业必修课5学分,专业选修课2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

(一)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

学术规范是研究生在开展研究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研究生参加院系组织的相关专题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研究生培养系统-培养环节的学术规范测试,测试合格方可进行论文开题。

(二)课程

见下表。

(三)专业实践

1.基本设置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修环节。根据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改革专项/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的培养目标,要求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阶段后进行专业实践,具体要求如下:

(1)主体、主要形式和起讫时间

专业实践全过程由企业负责,实践项目由企业提出并经学校确认,范围包括(不限于)在研合作项目、“揭榜挂帅”需求项目以及企业自研项目。专业实践实行工学交替模式,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学生必须在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前完成专业实践。

(2)内容和工作量

专项研究生须在导师(组)指导下,参与或承担1-2个具有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工程攻关项目,具体内容和工作计划由导师(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专业实践计划》。

3)主要实践单位: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成果与评价

1)成果形式

根据导师(组)要求,撰写专业实践报告。

2)成果定义与使用

专业实践结束后须提交《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总结报告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等,也可作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

(3)成果考核与评价

导师(组)重点审核学生完成专业实践计划任务情况、取得的专业实践成效等,并给出审核意见。专业实践考核通过者,可进入论文答辩资格审核阶段;考核不通过者,需提出书面申请,经校内外导师组批准后延长专业实践时间,完成项目、通过考核后,方能进入论文答辩资格审核阶段。不参加专业实践以及专业实践未通过的硕士生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申请毕业。专业实践考核两次不通过者按肄业、退学等处理。

(四)学位论文(成果)

1. 基本要求与评价指标体系

1)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须与专业实践紧密联系,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学位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深度和充足的工作量,相关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学位论文成果形式可以是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表明研究生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并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学位论文须在导师(组)指导下独立完成,由校企双导师(组)共同署名。

2)评价指标体系

全日制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1)选题:来源于工程实际;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目的明确;具有必要性;具有应用前景。

2)内容:对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论述清晰准确,发展趋势判断合理;研究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研究思路清晰,方案设计可行;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3)工作量:设计工作量饱满;具有一定难度。

4)成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体现作者的新思路或新见解。

5)撰写及规范性:表述简洁、规范;能够反映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或逻辑性;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引用文献的真实性、权威性、规范性。

2.开题、预审

1)开题

专项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应根据企业工程技术实践项目开展学位论文选题。拟开展的学位论文研究应具有理论深度和先进性,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选题范围主要涵盖(不限于)以下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选题范围进行调整:

1)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工程技术项目的规划和研究;

5)工程设计与实施;

6)技术标准制定;

7)其他同等水平的工程应用类研究。

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综述、研究基础、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工作重点、难点及计划进度、预期成果等。

校内外导师组织3或5人专家组对专项研究生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开展论文开题答辩,答辩通过后,相关研发与论文撰写时间应不少于一年。论文开报告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后续环节。

学位论文原则上不能以涉密内容为研究对象。如论文确实涉及涉密内容,应在论文开题时提出申请,否则一律不予保密处理。

(2)预审(含预答辩)

正式进入答辩申请环节前,专项研究生学位论文须通过由导师(组)组织的预答辩。合格者可进入后续环节。不合格者,须根据预答辩小组意见,全面修改论文,经导师(组)审阅同意后,重新进行预答辩。

修改后的学位论文须经导师审核同意,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论文预审。预审通过者,方可进入正式答辩申请环节。未通过者需结合反馈意见,并在导师(组)指导下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再次提交论文进行二次预审,通过者可进入正式答辩申请环节,仍未通过者,需修改论文半年以上再次申请。

3.正式审查与答辩

1)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非涉密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结果处理办法按照《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结果处理办法》执行,不合格者无法进入答辩环节。涉密学位论文由论文作者及校企导师(组)把关,如被查实有重大学术不端情况,将加重处罚力度,并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后果。

2)盲审与评阅

非涉密学位论文需提交,盲审未通过者,无法进行答辩。涉密学位论文不提交盲审,但应参照相关标准,在做好相关保密措施的前提下,相应提高论文评阅数量。专项研究生学位论文须由3位相关专业领域具有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企业专家应占半数以上。评阅未通过者,无法进行答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与评阅中任一总分在60-70分之间,论文经修改后须经导师审核同意,方可进行答辩。专业学位评定小组在审查论文作者的学位申请时将重点讨论。

3)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双方联合组织专家开展,答辩委员会须至少由3位相关专业领域具有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企业专家应占半数以上。论文指导教师不可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评阅人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能占答辩委员会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及以上。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秘书应由具有硕士学位者或中级以上职称者担任。

盲审、评阅通过,并获准答辩的申请人,应按批准的时间按时答辩,无故未举行答辩,且时间超过半年者,如再申请答辩,须重新进行盲审、评阅和答辩申请。

)其他培养环节

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6个月内,进行中期检查,并向导师(组)提交中期考核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阶段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开题报告内容不相符的部分进行说明,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和工作计划进行阐述。


六、培养环节审核

学校层面培养环节的审核包含学术规范测试、课程审核、专业实践审核与学位论文开题审核四部分。应前导压力,各环节应随时完成、随时审核,不得晚于基本学习年限内倒数第二学期末完成。

学术规范测试通过的条件:通过培养系统测试

课程审核通过的条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获得学分

专业实践审通过的条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实践工作并通过考核、获得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审核通过的条件:通过培养单位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答辩

培养环节审核通过者,且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审查阶段。


、学位申请与授予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专业学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最少修

读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备注

公共必修课

6

TYKC0610201001

自然辩证法

1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TYKC0910201001

英语

2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TYKC0611201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ME006010201001

工程伦理

1

第一学年

春季学期


公共通识课


4

MEI09511201001

系统思维与系统工程

1

学校统一安排

必修

MEI02811201002

数理基础1

1

学校统一安排

必修

MEI00011201001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

1

学校统一安排

4选2

MEI06412201001

工程经济学

1

学校统一安排

4选2

MEI06412201002

工程管理与领导力

1

学校统一安排

4选2

MEI01611201002

社会心理学

1

学校统一安排

4选2

学位基础课

(必修)

3

MEI06021202001

光刻机原理与软件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必选

专业必修课

(必修)

5

SWEN6011202003

软硬件协同设计

2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SWEN6021102010

软件架构设计

2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SWEN6011102026

算法设计与分析

3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SWEN6011102003

计算机体系结构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专业选修课

(选修)

2

SWEN6011102013

可信软件开发方法

3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SWEN6021102012

进程代数

2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SWEN6021102028

系统安全技术

2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SWEN6021102023

机器学习

2

第一学年季学期


SWEN6021102021

程序验证方法

2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EI6011202002

高维数据分析

2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MEI06012202006

机器人技术

3

第一学年

春季学期


MEI06011202008

通信系统编码技术

3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EI6011202001

机器学习中的优化方法

2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MEI06011202010

区块链原理与应用

3

第一学年

春季学期


MEI06011202021

大模型与智能软件系统

2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MEI06011202020

物联网与智能系统

2

第一学年

季学期


SWEN6021102030

需求工程方法

3

第一学年

春季学期


SWEN6021102029

模型驱动式智能系统设计

2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MEI06011202022

基于鸿蒙生态的智能应用设计和开发

2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MEI03511202007

基于鸿蒙OS的云边端协同计算原理及应用

2

第一学年

春季学期


MEI03711202013

OpenHarmony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2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MEI06011202019

工业软件智能开发方法

2

第一学年

季学期


MEI06011202018

区块链技术与商业应用

3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专业实践(专业实践)

8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理科大楼

                上海市浦东新区楠木路111号
院长信箱:yuanzhang@sei.ecnu.edu.cn | 办公邮箱:office@sei.ecnu.edu.cn | 院办电话:021-62232550
www.sei.ecnu.edu.cn Copyright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